湛江市第一中学

由培才中学(1937年)、市立一中(1952年)、河清中学(1952年)、赞化中学(1952年)合并而来。由培才中学(1937年)、市立一中(1952年)、河清中学(1952年)、赞化中学(1952年)合并而来。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广州、香港先后沦陷。这两地的一批爱国进步的民主人士及教育工作者西迁广州湾(即现在的湛江市)。1937年9月,由陈学谈、陈学森、许爱周、梁銶琚、霍子常、洪秀甫、叶寿南、梁伯纲、杨进、袁学伟、陈翰华、陈翰香、高在湘、吕成性和吴彬共15人组成董事会,建立了培才小学,陈学森任董事长。

1937年11月11日,培才小学正式成立,学校选址在赤坎高州会馆(现湛江市第四小学校址),庄润德首任校长。1938年庄润德辞职后,梁其浩担任校长。1939年9月,培才小学第一批学生毕业,同时增办培才初级中学。翌年2月,陈全道继任校长。1941年秋,陈学森之女陈玉燕从上海复旦大学毕业,接任培才中小学校长职务。1942年,为了学校发展,董事们在湛江寻找新址,培才小学从高州会馆搬迁至南方路现湛江市十五小的校址。同年,第一届初中学生毕业,增设了高中班。培才中学定址在赤坎鸡岭,自此正式成为独立的完全中学,取名为“广州湾私立培才中学”,并请时任民国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长的蒋中正先生题写校名“培才中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