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凳仔,霸头位
岸上全是人
“甘有睇头,一定要霸头位”
“扒佢”“制佢”“撸佢”
……
龙舟竞渡再次重启
一齐睇赛龙舟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10月1日,以“争先进位,勇立潮头”为主题的2024年贺国庆·外海街道五人艇争霸赛,在外海街道横沥河正式开赛,来自外海各村(社区)的16支队伍参加竞技。
早上8时20分左右,16支赛艇已准备就绪。张浩洋 摄
何榕 摄
市民游客们早早霸位看龙舟比赛。何榕 摄
何榕 摄
上午8时30分,随着一声清脆哨响,16支五人赛艇队如离弦之箭,瞬间划破了河面的平静。每艘五人艇上,“扒仔”们紧握船桡,肌肉紧绷,眼神中透露出对胜利的坚定信念,每一次挥桨都凝聚着全身的力量与决心,桨叶在水中翻飞,溅起一片片水花,展现出外海人民团结奋进、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每艘五人艇上,“扒仔”们紧握船桡,肌肉紧绷,眼神中透露出对胜利的坚定信念。 陈荣初 摄
比赛过程中,各队之间竞争激烈,你追我赶,互不相让。 何榕 摄
何榕 摄
比赛过程中,各队之间竞争激烈,你追我赶,互不相让。最终,中东村金鸟队获得第一名、七东村金达队获得第二名、中东联和队获得第三名,中东宏天队、中东兴欣、直冲1号队、南山1号队、东南1号队分别获得第四、五、六、七、八名。
中东村金鸟队获得第一名。彭伟宗 摄
七东村金达队获得第二名。彭伟宗 摄
中东联和队获得第三名。彭伟宗 摄
中东村金鸟队队员钟伟达说:“这次能够夺冠,是我们全队共同努力的结果,每个人都拼尽了全力。正如‘争先进位,勇立潮头’的意义,这不仅仅是一场比赛的胜利,更是对我们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精神的肯定。”
每支赛艇有五个参赛选手,俗称“扒丁”。“扒丁”按艇上座位的前后顺序分别为“头公”“二公”“扫肚”“帮艄”“艄公”。“艄公”即掌舵的人,控制赛艇的前进方向,负责转弯、调头。
龙舟比赛现场,观众们热情高涨。刘琼 摄
“今天是我第一次作为扒丁,参加龙舟比赛!我感到非常激动,也非常骄傲。”刚满18岁的陈梓浩是东南1号队的“艄公”,也是全场最小的“扒丁”,小小年纪的他已经有10年扒龙船经验。
“为了这场比赛,我准备了3个月。每天早上7点,在上学之前的一个小时,我都会来到河边,坚持练习扒龙船。”对于陈梓浩来说,龙舟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传承。他告诉记者,从他曾祖父开始,四代人都是“扒丁”,仅是他们家就已经有近百年的扒龙船历史。如今,这根“接力棒”已经传递到了他的手中,他必须传承好。“我希望我们这些后生仔能够更好地将这份传统传承下去,不仅仅是为了比赛,更是为了那份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他说。
对于外海人而言,龙舟竞渡是庆祝重大节日不可或缺的一件盛事。1945年,为了庆祝抗战胜利,外海举办了一场盛大的龙舟竞渡。“这场龙舟竞渡吸引了众多外海居民和周边地区的观众前来观看。河面,龙舟竞发,鼓声震天。岸边,万众云集,人声鼎沸,为龙舟竞渡的壮观场景所震撼。”83岁的老人陈绍佳用“群龙劈波斩恶浪,万众云集撼心魂”形容当时的场景。
许多乡亲以及外地游客,现场一睹外海龙舟竞渡的风采。何榕 摄
“今年,外海有两场龙舟看,一场是端午的龙舟巡游,一场是国庆的龙舟竞渡。”东南村卢妙贞告诉记者,外海素来有端午划传统龙舟、中秋国庆划五人艇的传统。“遗憾的是,在疫情期间,这些龙舟活动不得不暂停,让人倍感失落。如今,龙舟活动相继重启,那份熟悉的激情与热闹终于又回来了。”她说。
龙舟精神的传承,不仅是在村民之间,更是辐射到所有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们。现场观众中不仅有为自己村队伍加油助威的外海市民,还有许多乡亲以及从外地慕名而来的市民游客,他们都想一睹外海龙舟竞渡的风采。
何榕 摄
何榕 摄
“我被比赛的激烈程度和团队协作所吸引。参赛队员们默契配合,奋力向前,这种齐心协力的精神让人印象深刻。”从珠海来江门游玩的陈函通过抖音了解到该场龙舟比赛,特地过来观赛。“不仅龙舟赛现场比赛的氛围激烈,场外的观众也非常热情,观众们的加油声、鞭炮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验。”她说。
“外海龙舟五人艇争霸赛,不仅展现了外海人民的体育风采和爱国情怀,也为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和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外海街道文体文化中心负责人马均贺告诉记者,从80年代起中秋国庆期间举办五人艇比赛便是外海传统,“这次龙舟竞渡的重启,就是希望能够重拾并传承这一优良传统,以此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展现外海独特的文化魅力,并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
五人艇争霸赛还没睇过瘾?
别急
10月5日下午1时
中东村还有一场五人艇争霸赛
精彩赛事
等你来睇
原标题:《太过瘾!外海龙舟五人艇争霸赛国庆开“飙”!》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