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洪波再度执掌,救国足之路,莫拿荣誉与未来儿戏

在国家队执教时,高洪波的“技术足球”一直是他的招牌,然而他所理解的技术流足球,更侧重于通过传控减少跑动和对抗。在国家队及其后执教江苏舜天期间,高洪波的球队在跑动距离上始终处于劣势,虽然他所带队的胜率看似不错,但在亚洲杯和世界杯预选赛中,国足始终难以展现出流畅的配合。

以2011年亚洲杯为例,国足在“高家军”的带领下,以1胜1平1负的成绩未能进入八强。而4个进球中,2个来自定位球,1个是角球,另一个是边路任意球破门,运动战进球为零。此外,国足在后腰位置的失误频发,丢掉的4个球中有3个来自对方禁区外的远射。赛后,媒体和球迷纷纷将批评的矛头指向高洪波以及在比赛中出现多次失误的赵鹏、邓卓翔等球员。

而在世预赛中,国足面对实力较弱的老挝队也未能打出漂亮的成绩,两场比赛丢了3个球。而在俄罗斯世界杯预选赛的12强赛中,中国队仅取得了1分的糟糕表现。特别是主场首次败给叙利亚队前,高洪波居然力排众议,选择了替补门将顾某,这一决策证明完全失败。

高洪波的执教思路存在明显问题,且展现出明显的弱者心态。虽然他曾是球员时期的中坚力量,但在成为教练后,他却倾向于减少不必要的跑动,强调“有效跑动”,而与要求球队场均跑动超过110、120公里的外籍教练相比,他的球队在场上的移动速度明显较慢,逼抢强度也明显不足。在正式比赛中,他的传控足球常常变成长时间的后场倒脚,尤其在2011年亚洲杯期间,表现得尤为明显。

此外,虽然高洪波曾跟随米卢蒂诺维奇和阿里汉备战世预赛,但他却表示自己“没有从这些外籍教练身上学到什么”。在中国队进军俄罗斯世界杯预选赛12强赛时,他还公开表示,中国队是12强赛中最弱的球队。这样的表态,不是谦虚,而是显露了其对球队实力的低估,也暴露了他心态上的弱者情结。

正是由于他在执教思路上存在根本性的问题,才导致高洪波的球队在热身赛中能展现出一定的传控风格,但在正式比赛中却频频失误。尤其是在俄罗斯世界杯预选赛的12强赛中,高洪波开创性地使用了5-3-2阵型,但在此之前的40强赛和后续的热身赛中,国足一直以4-2-3-1阵型作战。只有河南队和江苏队在中超赛场上使用3中卫体系,其余大多数球队都采用了4-4-2或4-2-3-1。高洪波选择3中卫的阵型,虽然试图出其不意,却并未取得理想效果,反而导致国足自乱阵脚,进一步拉大了与对手的差距。

面对这样一位执教思路存在严重偏差、心态上定位为弱者的主帅,期望他带领中国队冲击世界杯,显然是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如果中国足协真的决定让高洪波第三次回归执教国足,那么这不仅仅是给土帅一个机会,而是再次把中国足球的未来置于儿戏之中。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