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全国青少年田径运动会上炸开了锅。湖南长沙长郡中学的高一学生刘铭轩,在男子110米栏决赛中飙出13秒03的成绩,一举夺冠。这个数字不仅刷新了全国少年纪录,更追平了亚洲少年历史最佳成绩。
当电子屏亮出成绩时,全场沸腾——上一个在少年时期跑出这种速度的中国人,正是飞人刘翔。
发令枪响,刘铭轩如离弦之箭冲出起跑线。从第一个栏架开始,他就牢牢锁定领先位置。隔壁赛道的江苏选手孙志豪奋力追赶,但始终落后半个身位。
全程十个91厘米栏架,刘铭轩跨栏动作干净利落,全程未打栏。冲线时计时器定格在13秒03,经裁判组反复确认,这一成绩有效。顺风0.5米/秒的风速下,他跑出了个人历史最佳水平。
这个戴眼镜的文静男生,来自长郡中学2422班。去年刚从长郡双语实验中学毕业,如今代表湖南队征战全国赛事。
13秒03意味着什么?它直接打破了尘封的全国少年纪录,追平了2022年陈圆浩创造的亚洲少年最佳成绩。在田径圈内,这个成绩已摸到青年选手的国际水准线。
长郡中学的跨栏传奇早已名声在外。从谭嘉炜、陈智康再到刘铭轩,这所学校包揽了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所有男子组别110米栏纪录,以及全国少年110米栏纪录。
更难得的是,这些选手全是普通在校生,由学校自主培养,而非专业队挂靠运动员。此次刘铭轩夺冠,标志着长郡中学垄断了国内少年跨栏的全部顶尖纪录。
展开全文
这场赛事含金量极高。第一届全国青少年田径运动会由国家体育总局主办、教育部支持,是全国青少年田径最高水平赛事。
参赛者多为各省专业队后备人才,而刘铭轩作为全日制中学生,在专业选手云集的赛场登顶,打破了“专业队垄断冠军”的传统认知。
成功的背后是教练团队的坚守。总教练彭胜洪有句名言:“风里雨里,我在田径场等你”。这位全年出勤360天的教练,腿部带伤仍坚持现场指导训练。
科学训练是他的法宝——避开酷暑高温,利用阴凉场地,灵活调整训练内容。学生运动员每天下午课后训练两小时,周末加练半天,其余时间正常上课。体教融合的模式,兼顾学业与竞技。
另一位关键人物是赵文教练。这位培养出近百枚金牌的“冠军教头”,曾赴美学习运动科学。
他坚持因材施教,身高仅1米71的谭嘉炜曾被认定“不适合跨栏”,但赵文根据其特点定制训练方案,最终助其夺得全国学生运动会冠军。对于刘铭轩,他更注重爆发力与栏间节奏的精细化训练。
同场闪耀的还有长郡学子常笑颜。这名高一女生在女子五项全能中拼得第四名,展现该校田径人才储备厚度。体育教研组与年级组的无缝配合,为运动员提供学业调整支持,形成可持续的培养生态。
刘铭轩的13秒03,在亚洲少年田径史上刻下新坐标。自2022年陈圆浩创纪录后,三年内无人接近这一数字。
如今,这个高一学生用实力证明,校园体育同样能孕育顶尖选手。跑道上的十个栏架,被他化作十个跃动的音符,奏响中国少年田径的新乐章。
当刘铭轩冲过终点线时,看台响起震耳欢呼。电子计时器定格的13秒03,不仅是个数字,更是千万普通学生运动员的梦想灯塔——无需脱离校园,照样能站上巅峰。风中的栏架静静伫立,等待下一个飞跃的身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